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地方金融
韶关: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2-11-18 10:36
  • 来源: 韶关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    

  截至2022年9月末,韶关市涉农贷款余额645.20亿元,较年初增加83.84亿元,较年初增长14.94%,为韶关市各项贷款贡献超六成增量……一串串耀眼的数值,见证着韶关市全力推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幅产业兴旺、欣欣向荣、生态宜居的善美韶城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韶关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银保监分局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发动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探索创新释放金融新活力,立章建制搭建金融新平台,引进活水激活农业发展新引擎,聚焦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中的“痛点难点”,以金融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生态宜居的善美韶城。资料图片
  政府牵头 建立涉农风险补偿机制
  “今年1月,《韶关市建立乡村振兴金融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风险补偿机制将政府的组织协调和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与银行的融资优势相结合,有效降低银行向农业主体提供融资支持的信贷风险。”韶关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始兴、仁化、乳源、南雄、乐昌、新丰、翁源7个县(市)已印发实施专项风险补偿实施细则,并合计安排了5900万元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县(市、区)覆盖进度达到70%。
  据悉,韶关市涉农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的探索在全省起步较早,2021年中已正式启动相关工作。韶关市银行机构切实发挥涉农风险补偿机制的激励引导和风险分担功能。截至2022年9月末,已累计向25户农企发放涉农风险补偿机制有关贷款6602.50万元。
  推陈出新 立足市情市貌创新信贷产品
  围绕农村产业和农民抵押物不足、信用档案空白、收入不高等信贷痛点难点,韶关市结合三农生产的实际情况,推出活体畜禽贷、宅基地贷、整村授信等金融信贷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
  今年6月,韶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韶关市关于推进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推动银行机构将贷款抵押物范畴进一步拓宽至生猪、牛、羊、鸽、鸡、鹅、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场活体畜禽,创新“畜禽活体登记+保险增信/第三方仓储管理/其他有效资产抵押+银行授信”的活体抵押贷款运作机制。
  此外,2020年9月,南雄市被列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韶关市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珠江·宅基地贷”,通过“不完全抵押+保证”担保模式,为持有不动产权证(宅基地)的当地户籍群众提供单户最高额度50万元的经营类及综合消费类贷款,助力解决农户日常经营性困难。截至2022年9月末,已发放贷款19笔,金额255万元。

  图片

  南雄农商行向湖口镇三角村农户代表王先生授予“珠江•宅基地贷”20万元。
  引进活水  网商银行助力普惠金融建设
  2021年10月,韶关市与浙江网商银行(下称“网商银行”)签署普惠金融合作协议,引进网商银行共同推进韶关市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合作。
  “引进网商银行,是韶关市推动金融产业链招商及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韶关市金融科技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构建数字乡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成为地方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补充。”韶关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截至9月末,网商银行为全市4.64万人提供信用贷款服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4.64亿元,截至目前贷款余额人数2.77万人,贷款余额9.47亿元,切实有效地拓宽了金融服务渠道,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普惠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整村授信 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联合市金融工作局、韶关银保监分局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依托“农融通”平台、“粤信融”平台等信息管理平台,加快采集和建立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村信用主体信用档案。截至2022年9月末,韶关市建档农户数31.73万户、建档率67.24%,授信农户数7.99万户,较年初增长6.3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户数1259户、建档评级率46.02%,“三农”经营群体的信贷获得率持续提升。
  下一步,韶关市金融系统将科学谋划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农村农户的基本保障,长效支持“三农”稳健发展,打造高质量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韶关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