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要闻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 发布时间:2023-08-22 09:19
  •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 浏览量:-
  • 【字体:    

  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前瞻性、有效性、可持续性,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其中,聚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报告》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实施好存续工具,对结构性矛盾突出领域延续实施期限,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并专门以一个专栏“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详解政策思路。

  《报告》表示,在决定结构性工具创设、延续或退出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二是金融机构提升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努力把握好“进”“退”两方面的平衡,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货币政策调控日益精准有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不可或缺。人民银行创设的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6%。”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分为长期性工具与阶段性工具,整体处于合意水平。

  持续发力支持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

  近些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能反映出政策发力的方向和重点。

  从增量变化角度来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增加较多,分别增加1648亿元、1433亿元。

  这两项工具都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为了推动绿色发展于2021年11月设立的。因为市场需求较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初始额度为2000亿元,2022年5月增加至3000亿元,今年6月末余额为2459亿元。此外,这两项工具都于年初获得了延期。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同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

  此外,支农支小、普惠小微等也一直是政策倾斜支持的重点领域。6月30日,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发挥精准滴灌作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就业,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8月16日,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350亿元,支持部分受灾省市做好洪涝灾害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结构性货币政策具有定向性的特征,更适合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相比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面向的是金融市场的所有机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对象是特定的一部分金融机构,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求金融机构使用人民银行提供的资金用于对特定的机构或主体进行支持。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包括中上游行业短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通胀分化、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挑战和融资困境、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等都有所显现。近两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创新不断,为金融直达实体经济、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作出了重要贡献。”明明认为。

  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上半年,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人民银行创设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并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涉及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以及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同时,结合保交楼工作需要,人民银行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延长至2024年5月底。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这意味着金融支持房地产首要的指向就是保民生、保交楼,同时也有利于防范风险。

  结合当前房地产供需变化新格局,李宇嘉认为,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即是未来增量的重点。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目前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也在稳步推动,已经落地济南、郑州等试点城市。“此举是为了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调整涉及房地产领域贷款的结构。”李宇嘉表示。

  政策稳妥有序退出 持续调整优化

  需要强调的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往往是针对阶段性的结构性矛盾设立的。因此,在长期结构性工具到期时,人民银行将对其进行评估。

  近期,人民银行多次以“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来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调整优化。有的工具实现了预期目标,就会按期退出。例如,2020年初增加的用于支持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的3000亿元、5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已于2020年6月末到期退出。有的工具到期后通过存量资金适当展期使用实现“缓退坡”。对于2022年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今年以来面临陆续到期情况,这些工具退出后,存量资金可展期,最长可使用3年到5年,最大限度实现“缓退坡”。对于仍有必要支持或需要持续支持的领域,如普惠金融、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人民银行将延续实施相关工具。

  “‘缓退坡’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助于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对工具所提供的支持形成清晰准确的预期,且在退出时并不影响人民银行已发放的存量资金,这减少了贷款定价和发放时的不确定性,降低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决策成本。二是有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吞吐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缓退坡’可以避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对资金面的集中影响。”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

  当然,无论是“进”还是“退”,其基本逻辑都是要符合经济金融形势的需要。《报告》强调,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必要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设新的工具,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