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要闻
金融风险总体趋向收敛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完善
  • 发布时间:2024-03-01 10:38
  •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 浏览量:-
  • 【字体: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形势挑战,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使金融风险总体趋向收敛。不过也必须看到,金融风险成因复杂、外溢性强,目前我国重点领域改革化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基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任务复杂艰巨。

  在过去一年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重磅会议多次提及了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重点问题。如何理解当前这些领域面临的压力?金融管理部门如何积极推动化解相关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包括地方债、房地产方面的风险处置和防范工作都在有序推进,风险防范的长期机制不断完善。

  促进房地产和金融良性循环

  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既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也是构建房地产长效发展机制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格局逐渐发生变化。

  2023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更多的政策也基于上述判断推进;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并强调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总的来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楼市支持政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开启了新一轮调控政策优化。”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其中,供给端着重拓宽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的融资来源,并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后,不少银行纷纷召开座谈会,与房地产企业进行对接。”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传递出支持房地产企业的积极信号,只要房地产企业有合理的融资需求,银行就会支持,那么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就是有保障的。这有助于稳住投资者对房地产企业的信心。

  需求端则在“房住不炒”的框架内优化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特别是随着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举措接连出台,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约5000万笔、23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惠及超过1.5亿居民。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25个基点,也有利于引导实际利率持续下行,减轻新购房和存量购房家庭房贷利息压力。

  “稳住房地产市场仍需综合施策。”董希淼建议,应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定,在确保资金不被挪用的前提下,更灵活地满足房地产企业资金日常使用需求。同时,要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作用,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加大发行债券进行融资,通过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步扩大以及偿债高峰期到来,相关问题也引起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目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从结构上看,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债务水平也不高,并有较多资源和手段化解债务。

  潘功胜表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如下特点: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正外部性。此外,大部分债务集中于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的省份,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要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完善常态化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统计监测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建议,“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国有企业债务、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持有风险资产结构等数据,分割于财政、国资、央行等不同部门。”他提出,结合国资、审计等部门掌握的地方国有企业债务情况,建立覆盖地方政府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的全口径债务管理体系。

  记者了解到,金融管理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工作会议上,“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也被视为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举措。更早之前,国务院于2023年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加大力度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不良贷款处置支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统计与风险监测司负责人刘志清介绍,在监管部门大力推动下,银行机构连续多年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清收力度。2017年以来,累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达18万亿元,2023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保持处置力度。初步统计,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2%。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认为,从监管层面来看,2023年以来,监管逐渐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鼓励银行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正是这一思路的积极体现;从银行层面来看,通过对不良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及时处置,既能够确保资产质量核心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进而满足合规要求,又能够盘活部分被低效占用的信贷资源,加快信贷资金流转,畅通经济发展循环,从而为银行战略推进、经营管控以及服务质效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顺应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变迁,优化信贷结构正是必然趋势。”市场专家表示,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量级较大的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等传统贷款需求减弱,贷款核销加快,有助于盘活大量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将资金投向更有效益、更具前景、更需支持的领域,支持经济恢复向好,提振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