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五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被连续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八年。
回顾来看,自大湾区落地建设以来,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走深走实,特别是金融领域深化合作亮点频出。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大湾区金融政策“四梁八柱”框架基本形成,未来将按照“一点两地”新定位,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等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大湾区金融全面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
“近年来,我行在总行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金融政策措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深化金融重点领域合作,联动港澳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有力支撑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张奎表示。
具体而言,支持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依托广州南沙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13项措施,部分措施推广至全省,到2023年末累计办理试点业务1.3万笔、金额合计304.5亿美元。制定并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已完成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电子围网)账户业务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相关工作已基本就绪;获批实施澳资建设项目跨境融资、住宅类商品房首付款结汇便利化两项涉房政策。
优化民生金融服务。精心做好港澳居民在内地移动支付服务,截至2023年末,港澳版“云闪付”等5个港澳地区钱包交易笔数达4957万笔。通过远程代理见证方式累计为港澳居民开立内地银行账户39万户。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业务,实现人民币跨境缴税全过程线上办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性复制推广经验。
推动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2023年8月,促成广东省政府赴澳门发行的绿色地方政府债适用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辅导珠海农商银行在澳门发行全国首单境内银行主体绿色“莲花债”。推动新版“跨境理财通”试点扩容升级,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拓宽业务试点范围、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优化宣传销售安排等。截至2024年1月末,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个人投资者7.1万人,跨境理财汇划金额138亿元。探索跨境金融数据流动“可用不可见”,实现个人、企业资产证明验证业务跨平台应用。
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2023年,大湾区内地城市与港澳之间跨境人民币结算额5.56万亿元,人民币结算占本外币结算的65.9%,均创历史新高。打通跨境股权双向投资渠道,截至2023年末,大湾区已有10家企业获得高水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资格,4家企业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资格。高、低版本跨境资金池业务共支持66家跨国公司开展本外币跨境资金运营。
“总的看,大湾区金融政策‘四梁八柱’框架基本形成”,张奎总结,各项金融改革开放措施逐步落实,有力支持了整个大湾区以及南沙、横琴等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数字人民币、支付、跨境缴税(费)等民生金融服务便利了大湾区居民生活、消费和创业,绿色金融、征信合作和“跨境理财通”促进了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本外币创新业务试点提升了大湾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对于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张奎明确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光明、大有可为,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不过,他也指出,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差异明显,推进金融制度衔接、制度型开放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大湾区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面临一些地缘政治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溢出风险。“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一点两地’新定位,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等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大湾区金融全面合作,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首先,着力优化优质金融服务。改善港澳居民、境外来华人员移动支付、银行卡支付受理和现金使用环境。综合运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私募股权跨境投资等试点政策,巩固培育大湾区外贸外资基本盘。
其次,着力提升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扩大国际国内共认绿色金融标准应用,支持金融机构、企业赴港澳地区发行绿色债券。用好新版“跨境理财通”互联互通安排,拓宽大湾区跨境投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促进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支持广东省和港澳地区征信机构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
另外,着力支持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金融支持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的各项措施落地实施,更好发挥重大平台金融纽带作用,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支持澳门发展现代金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