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型采访活动在广州正式启动。省长马兴瑞向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十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的近百位记者介绍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情况,并接受记者采访。
谈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
年薪200万元的人才在大湾区只需缴税不到30万元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备受关注,而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板块。请问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又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马兴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在总书记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香港、澳门、广东四方签署了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今年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深刻感到,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毫无疑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广东高质量发展、对企业的发展都能够带来好处。世界经济的发展形态当中,湾区经济往往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包括日本东京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大家都比较熟悉,而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具备“一国两制”优势的湾区。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我们深深感到,无论对广东的经济,还是香港、澳门的经济,粤港澳大湾区现在已经产生了“虹吸效应”。从国家赋予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来看,未来要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更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所以说,无论对粤港澳三地也好,还是对企业也好,大湾区建设本身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有相当好的基础。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人,2018年的GDP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元。以机场为例,去年香港机场客运量接近7500万人次,广州白云机场客运量也接近7000万人次,深圳宝安机场客运量超过4500万人次,加在一起将近2亿人次,如果再加上大湾区内其他机场,比如珠海机场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大湾区拥有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良好条件。大湾区还有一批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高校,有很多世界级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20家。同时,大湾区市场广阔,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很强。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很好的政策环境。在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制定出台了一批对企业、对人才非常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比如,最近我们对外公布了一项政策,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包括香港、澳门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给予财政补贴。如果你年薪达到200万,按照现在的税法,适用45%的税率,在扣去相关费用后,还需要缴税60多万,按照我们的新政策,只需要缴纳不到30万。
谈中美经贸摩擦影响
广东企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丰富的应对经验
记者:广东作为中国的外贸大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很高,在中美经贸摩擦中肯定受到一定影响。作为政府来讲,出台哪些举措能够帮助这些受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
马兴瑞: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大家都很清楚,这完全是美国单方面造成的。我们认为,国际经济贸易有摩擦是正常的,出现摩擦和矛盾,应该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通过磋商解决问题。前段时间,国务院新闻办专门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阐明了我国对于中美经贸磋商的原则立场。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确实在不断升级,美国先是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后来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再后来又将税率提高到25%。这对广东肯定是有影响的。广东是外经贸大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接近1/4,其中对美进出口占中美贸易总额的比重约20%,这个量也不小了,所以影响是客观的。
第一,从企业受影响的情况看,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肯定受到一定影响,二是企业发展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
广东的企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丰富的应对经验,是成熟的市场主体。同时,广东产业链相对齐全,回旋余地大,也正在不断开辟其他市场。我们经常说,经济有韧性,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企业有韧性。
第二,政府也要有所作为,要依据市场法则,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正在加大与欧盟、东盟、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通过搭建展会平台、展销平台、经贸平台,推动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二是要稳定企业职工就业。企业订单受到影响,可能也会影响到部分职工就业。我们要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努力稳定企业员工就业。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加快改变我们的劳动力结构,这也是调整供给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全省高职院校计划扩招8万多人,就是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要加大科技支持。不仅要大力支持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保护知识产权。接下来,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决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最根本、最有力的应对办法。
谈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将持之以恒抓下去
记者:自去年以来,中央政府一直不断释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今年以来很多举措也在不断落地。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接下来将采取哪些举措推进更高质量、更进一步的开放?
马兴瑞:关于扩大开放,对广东来说这方面越来越迫切。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设立经济特区,小平同志鼓励广东“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以习仲勋老书记为代表的广东改革开放的开创者先行者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带领广东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广东时讲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世界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广东时,明确要求广东深化改革开放。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办法。一是放宽准入条件。按照中央要求,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不管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全部都一视同仁,实行一样的负面清单,重点是放宽制造业、金融业的市场准入。比如,广东地处沿海,但化工原料缺乏,所以我们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石化。再比如,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比较发达,4K/8K电视产量很高,对面板等需求很大,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这方面的进口,积极引进相关企业。二是完善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制度。通过直通车制度,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在广东投资、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广东对知识产权保护向来高度重视,专门建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切实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仍然是“关键一招”,我们将持之以恒抓下去。
马兴瑞向媒体团介绍了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马兴瑞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贯彻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结构优化、动能增强、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新步伐、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市场主体持续释放新活力、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七个方面。
马兴瑞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去年出台了《关于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的行动方案》《广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等,引导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注意力聚焦到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就业创业、民生福祉、生态环保等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目标上,加快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围绕推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动,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一地两检”通关政策落地。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珠江口西岸与香港之间的车程从原来的3-4个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广深港高铁使香港与广州融入1小时生活圈。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重点深化人才培养、资格互认、标准制定等领域合作。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聚焦三地居民最关切的问题,务实推进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等领域合作。大力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37项,38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携手港澳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手到海外推介大湾区,2018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万亿元。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外经贸转型升级,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经济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始终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5G网络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形成广州、深圳、惠州等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4K产业集群,4K电视产量约占全国一半,4K用户超过1800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支持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上云上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有效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十二条”、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等一系列创新政策,组建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恒心和韧劲,组织实施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四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强化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全面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
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坚决落实国家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今年1-5月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327亿元,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达2674亿元。制定实施涉企惠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建立与粤商面对面沟通协商、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等机制,推动解决制约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出台“外资十条”“稳外贸九条”,在扩大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新举措,超过99%的外资项目以备案方式准入,成功引进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富士康、LG等一批投资额超百亿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在商事制度、企业投资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6个方面推出30条含金量高的举措,切实解决企业从准入、运营到退出各个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五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不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和水平。
针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分散化、碎片化等问题,我们于2017年启动“数字政府”改革,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数据共享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协同办公平台,打造一体化高效运作的“整体政府”。目前已经实现55个单位超过1.4万项数据互联互通,试点部门文电办理用时较改革前下降约40%。推出移动民生服务“粤省事”平台,实现近700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理,其中86%的事项实现“零跑动”。针对地市面临的经济管理权限不足的问题,我们坚持把“强市放权”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17年开始分两批将202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各市实施,赋予各市更多发展自主权。
六是大力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快补齐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我们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等政策,引导各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重点加快建设粤东粤西粤北联通珠三角的高快速大通道,推动一批临港化工、海工装备、能源工业等重大项目在东西两翼沿海布局,在建设省实验室、高水平医院、本科院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倾斜支持。我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财政计划10年总投入1600亿元,加快改变农村面貌。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厕所革命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去年起,省财政三年安排75亿元扶持1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计划到2022年培训“粤菜师傅”5万人次以上,以此带动30万人就业创业。同时,我们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七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守牢守好,努力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关口。
一是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全力推进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累计压降不良贷款400多亿元。二是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扶贫资金近400亿元,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财政从2018年起3年内将投入683亿元,抓好水、大气、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
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2018年民生类支出占比接近70%,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身边事”。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大力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努力建设平安广东。
但马兴瑞也表示,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我省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二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突出短板。三是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广东省委、省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持之以恒抓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