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五公开 > 决策公开
省金融办关于印发肖学同志在2016年全省金融局(办)系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16-12-31 00:00
  • 来源:
  • 浏览量:-
  • 【字体:    

                                   粤金函〔2016〕1493号  

 

省金融办关于印发肖学同志在2016年全省

金融局(办)系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金融局(办)、顺德区金融办、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发展促进局:

现将肖学同志《在2016年全省金融局(办)系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省金融办    

                         2016年12月28日

 

(联系人:马佳琦,联系电话:020-8313561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附件

 

2016年全省金融局(办)系统干部

培训班上的讲话

省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  肖学

2016年12月14日

 

一、关于今年全省金融工作的回顾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全省金融办系统按照胡春华书记“三个支持”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金融强省目标,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十三五”广东金融工作开局良好。一是金融增加值再创新高。在农业增速持平、工业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以金融为代表的服务业成为支撑我省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6%,再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二是预计全年主要金融指标实现“五个突破”。即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突破10万亿元,直接融资额突破1万亿元,保险资金累计运用余额突破5000亿元,网贷成交量突破5000亿元。三是地方金融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行动计划,前海创新发布国内首个跨境金融指数,成立国内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南沙发行自贸区首只交易所市场公募熊猫债,横琴开展跨境住房按揭业务试点,巨灾指数保险在省内全面启动等等,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发挥示范作用。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43亿元,同比增长9.28%;本外币贷款余额10.83亿元,增长15.31%;境内上市公司44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70家;保费收入2224亿元,增长47%。金融继续保持安全平稳运行,为全省经济“增中有进,进中提质”提供了服务和支撑。

回顾过去一年,全省金融工作主要表现为“六个新”:

(一)区域金融改革再创新业绩

1.法人金融机构批设数量创近年新高。今年以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阳江、茂名、湛江、江门等地有多家金融机构获批设立或筹建,类型涵盖寿险、财险、消费金融、金融租赁、财务公司、村镇银行、公募基金公司等。另外,梅州客商银行以及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将有多家合资证券公司可望于近期获批。

2.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加速落地。南沙、横琴出台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粤港澳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投融资便利化等政策逐步落实。创新型金融企业和重大金融平台加快入驻,实现集聚发展。截至11月末,区内共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万家,居全国各自贸区首位。

3.各项改革创新试点渐次推动。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广州正在积极申报创建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后援基地集聚金融机构及服务外包企业近300家。汕头华侨试验区成功筹建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华侨板”挂牌企业超过400家。

4.粤民投成功组建。9月8日,广东民营企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取得工商营业执照,首期发起股东16家,实缴资本金160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方民营投资公司。

5.农信社改革持续推进。茂名信宜农信社启动改制,普宁农商行完成改制挂牌开业,全省已改制农商行达到32家。全省农合机构存款余额1.8万亿元,贷款余额1.1万亿元,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和第二位。

(二)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呈现新亮点

1.推出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揽子政策。省政府印发《关于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建设金融平台和机构体系、完善金融保障机制等三方面,提出1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同时,省金融办建立监测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跟踪督办,指导各地、各部门按分工要求推进工作

2.积极探索开展投贷结合试点。佛山市与省建行、粤财公司合作,率先推出投贷联动产品“投融通”,采取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形式,为企业提供组合式、综合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成功引入建设银行在广州设立国内首家大型商业银行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3.有效落实与中央金融机构合作机制省政府10家中央金融机构签署“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授信额度约6万亿元。各地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进行对接,清远、韶关、潮州等多个地市已落实项目合作,引入低成本政策性贷款。继续推动险资入粤,当年新增保险资金投资1108亿元,累计运用余额5221亿元

4.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佛山市积极推进“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成立100亿元的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多个互联网金融签约项目成功落地。在全省推动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试点,选定试点平台11家,累计成功募集项目数626个,募集金额8亿元。

(三)直接融资实现新突破

1.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前三季度我省全口径直接融资总额达8995亿元(包括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银行间交易市场融资以及发改委企业债融资),再创新高,直接融资比例攀升至34%新增A股上市企业2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949家,均居全国第一。其中,汕尾、河源首家拟上市公司已进入IPO程序,可望实现上市公司地级市全覆盖;茂名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零突破;东莞、广州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100家。

2.积极推动交易平台创新发展。省内3家股权交易中心注册挂牌企业超过1.9万家,累计融资1563亿元,占全国20%。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加挂“广东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牌子,开展离岸金融资产交易等业务创新,完成各类金融资产交易3150亿元,居全国第一

3.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中科招商、海通证券等在我省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以及总规模各为100亿元的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和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云浮市由财政出引导,组建“四平台五基金”,创新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四)金融去杠杆打开新局面

1.率先建立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印发《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行动计划(2016—2018年)》,制定7个方面29项措施。省金融办成立去杠杆行动计划工作小组,建立督查机制。各地市也相应制定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去杠杆工作。

2.开展风险排查。建立工作台账,组织各地开展排查,做好规范整改工作。全省共排查出杠杆率不达标的银行机构16家,排查出高风险农信社7家。

3.强化“去降补”配套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全省压降钢铁行业企业贷款近30亿元,减幅超过11%;商业银行新发放对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63%,下降0.77个百分点;民间融资利率13.63%,下降1.79个百分点,有效支持“去降补”相关工作。

4.确保杠杆率达标。9月末,全省法人银行机构平均杠杆率6.6%,达到银监会规定的4%最低监管要求;证券期货机构、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的杠杆率均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保持低于全国水平。

(五)普惠金融建设迈出新步伐

1.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村村通”试点范围扩大到粤东西北和惠州、江门、肇庆15个市34个县。至12月5日,已完成试点任务的有9个市,包括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江门、茂名、肇庆和云浮已建成投入使用综合征信中心34个,完成比例100%;创建信用村4816个,完成比例72%,达到年初设定的工作目标;建成乡村金融服务站6393个,完成比例96%;建成助农取款点7554个,完成比例113%。另外,发放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和金融扶贫贷款共计25亿元。

2.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各地积极推进落实政策性农房保险续保工作,全省农房保险累计参保户数1151万户,保险金额2350亿元,参保率达97.73%;已决赔案8822宗,赔付金额3485万元。广东省巨灾指数保险正式落地实施,湛江市首家签署巨灾指数保险合同,汕尾市完成首例理赔赔付。

3.促进小贷、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印发《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和解散工作指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全省新设小额贷款公司18家、融资担保公司29家。设立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各地市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15家,开展首批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

(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再获新进展

1.加强农信社风险防控。由省农信联社牵头,加强农信社信贷管理,严控不良率。切实做好当地个别农信社信贷风险化解和贷款清收、追诉等工作。

2.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省政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方案,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摸底排查,实施重点整治。目前专项整治工作正有序进行,已完成第一阶段摸底排查工作,转入第二阶段清理整顿,进驻重点机构开展检查。

3.加大力度打击非法集资。省处非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广东省处置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工作制度》、《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各地也相应制定配套办法,做好非法集资案件的监测预警,打早打小。同时,会同公安部门开展“飓风2016”专项行动,加大非法集资案件查处力度。

二、关于当前金融发展新趋势和新任务

(一)我国金融发展新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展望未来中国金融的发展,将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是金融服务高端化。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端化,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逐渐由单纯融资需求向投融资服务一体化转变,由资金配置需求向风险管理需求转变,由单一金融产品需求向多种金融产品组合需求转变。传统金融服务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体系的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比如美的、TCL等,通过建立财务公司统筹调剂资金,通过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小贷等多种方式服务上下游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根据企业需要,度身定做融资服务方案,满足企业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二是金融市场国际化。伴随“一带一路”以及国际产能合作,我国资本输出速度越来越快,跨国兼并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经济正在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和联动性将更为密切。近年来,许多企业借道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等资金通道“走出去”,开展国际投资和国际并购,这也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走出国门,服务投融资国际化。“沪港通”、“深港通”先后开通,以及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等,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和个人投融资的国际化。

三是金融产品大众化。伴随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社会财富爆炸式增长,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居民高储蓄率,以及大量民间资本需要寻找投资机会等等,客观上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大众的财富管理需求。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正是迎合了普罗大众这种投资理财的需求,其较低的投资门槛、方便的投资方式,以及更高的投资收益,受到大众的欢迎和追捧,成为冲击传统金融的一股重要势力。

四是金融供给多元化。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型业务不断涌现,草根性、互惠性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加快金融市场化和金融深化,改变的金融服务供给单一性,多元化金融供给将不可避免改变我国的金融供给结构,倒逼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网络理财、智能投顾等多样化理财方式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五是金融监管综合化。近年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牌照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二是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三是金融业“走出去”要求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接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此趋势下,金融监管必须要跟上金融综合经营的节奏,金融监管框架将随之进行变革。大一统的监管和分业监管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我国金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需要,特别是去年年中清理场外配资而引发的“股灾”,以及今年以来个别保险公司利用“万能险”资金在A股市场频频“举牌”等事件,充分暴露了当前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金融综合监管将成为未来监管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功能也将相应得到强化。

(二)广东金融发展新任务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金融的服务、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金融业也面临如何改革创新发展。目前看,我省金融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金融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春华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与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相比,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春华书记就指出,金融对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引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他要求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推动科技与现实生产力结合。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亟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打通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通道,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二是全省金融如何更好地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我省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粤东西北12市人口占全省46%,GDP仅占22%,金融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不到10%,存、贷款的占比仅略高于10%,金融对经济提速的牵引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展现。春华书记十分重视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到广东之初就明确提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要求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的增长极,共同支撑我省经济长远发展。金融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运用金融手段把全省乃至国内、海外的金融“活水”引入粤东西北,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助力,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是粤东西北各市金融办努力解决的课题。

三是金融工作如何防风险、保稳定的问题。中央提出,要加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资产泡沫,并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可以预料,去杠杆防风险保稳定就是未来一个时期重要任务。从我省情况看,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些风险问题比较突出,比如,省内钢贸、煤炭等领域出现了一些信贷风险,个别地方农信社出现了流动性风险,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连续出现“双升”。又比如,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数、涉案金额等大幅增长,维稳压力极大,等等。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四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广东金融改革发展水平的问题。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具有区域合作特征的金融创新成为新的潮流,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不同区域的金融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如何用足用好政策,推动地方金融合作与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的思路和力度。目前,我省金融创新不足、“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缺乏在全国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缺乏有力抓手;又比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创新型金融机构的数量比较少,与广东的金融规模以及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等等。根据新一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精神,今后一些金融管理权限会更多地落到地方,这为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打开新的空间。对此,各市要早做准备,提前谋划,进一步激发金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金融发展水平。

三、关于新形势下金融办系统的发展定位

省市金融办的前身,是各地为应对地方金融风险而成立的协调办或处置办。随着2004年省金融办及其后各市金融办的成立,金融办系统被赋予了协调、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的职责。目前,全省各地市都成立了专职的金融工作局,绝大部分县区也设立了相对独立或兼职的金融办,金融管理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据了解,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于明年初召开,会议将对金融办系统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位,将赋予各级金融办更大的职权和责任。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地方金融改革中,各级金融办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那么,金融办系统如何更好履职,我认为,要牢牢把握住十六个字的定位,即“汇聚资源,服务实体,防范风险,维护稳定”。

一是汇聚资源。金融的核心要义,就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所以,怎样引入各方资源,支持本地经济建设,是地方金融办的首要任务。现在我们全省存款超过17万亿,贷款只有11万亿,这既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本地的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利用资源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入和利用资源,是下一步各地金融办可以重点研究和谋划的工作。比如,主动与各大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在各地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积极争取“一行三会”支持,引入和批设更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争取创新型的金融机构总部牌照;加强与三大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对接,积极推荐项目,引入央企资金,加大对地方的投放,等等。

二是服务实体。金融办是政府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球金融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大量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没有真正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大家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具体说,就是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渠道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筹资等,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国发挥“两个支撑”(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的战略作用。围绕这个大局做好工作,是对全省金融办系统工作人员的根本要求。

三是防范风险。金融是高风险的行业,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其危害将非常深远,这一点广东是有过深刻的体会和教训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那次亚洲金融风暴,广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才基本得以恢复,但时至今日,各地或多或少还有一些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高度重视风险,时刻把防范风险放在金融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要重视地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防范。通过建立金融风险研判预警体系,做好信息收集,提前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识别风险,及时向各级领导报告,做好金融风险的前期预警和防范工作。

四是维护稳定。现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过去积累的一些金融风险和问题,不可避免会逐渐暴露。作为地方金融办,在关键时刻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协调好各方关系,做好风险事件的化解处置,守护一方金融安全,为领导排忧解难。比如顺德在处置钢贸信贷风险事件中,及时成立区金融稳定工作专责组和执行小组,通过“政府强力介入”加之“市场化运作”,及时控制了风险扩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关于明年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

2017年,我按照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总体部署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建设金融强省为中心,把握“两大方向”,方面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另方面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稳健运行,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具体要做好三个支持三个加强”:

(一)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一是推广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试验经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展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试验,总结推广相关工作经验。是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推动佛山“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推广建设创新创业金融街三是继续推动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创新。省金融办将积极统筹协调,支持省内有条件的银行机构与开发区联合申请国家试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行动计划。特别是金融机构杠杆率不达标的相关地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去杠杆工作目标

(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各地市要加强与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公司的合作对接,做好上市辅导和服务工作,推动更多广东企业IPO和赴新三板挂牌融资。省金融办将统筹研究政策和措施,推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建设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各地要通过政府出资引导、出台奖励、激励政策等多种方式,支持和推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加快发展。是引入央企金融资金。各地要跟进落实与中央金融机构签署授信合作项目,积极推动项目落地。要加快推进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对接,继续推动“险资入粤”工作是优化信贷投向。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授信机制、业务流程、产品开发等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

(三)支持对外开放合作。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创新。以三个自贸片区为平台,积极争取政策,开展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和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等业务推进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股票等。是积极支持广东企业“走出去”。建立支持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联盟,加强金融服务信息对接,支持广东企业开展战略并购。是加强对外金融合作。深化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互助互补和互动打造华侨经济金融合作新平台,加快推动莞台、汕台等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设。

(四)加强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一是推进落实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推动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梅州、湛江推进粤东西北农村金融改革和城乡统筹金融改革,支持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发展。二是促进自贸区金融创新。积极推动三个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引导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在自贸区集聚发展。三是建设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支持广州申请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区域性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推动省农信联社改革。研究农信社整体改革方案,推进省联社转变职能。五是发展普惠金融。各地要认真落实《广东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工作落实省金融办将加强重点督办,确保完成全省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

(五)加强主动服务。各地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建立工作机制,加强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沟通和服务。一是主动对接中央监管部门。“一行三局”建立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争取国家金融试点政策支持,跟进落实已申报设立法人金融机构的报批工作。二是主动服务金融机构。建立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渠道,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广东经济发展。三是主动服务大型企业。主动对接、了解国内、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新设金融机构需求,提前规划布局,加快推动设立一批创新型法人金融机构;主动调查、梳理拟上市企业名单,强化专业指导,协调解决改制确权遗留问题,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各地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守土有责观念,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做好风险预警,妥善处置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结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地方实际,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探索实施综合监管,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二是全面加强金融风险预警防范探索建立金融风险研判预警制度,完善金融信息数据系统,与“一行三局”加强监管协作与信息共享,切实做好地方金融风险的信息采集、风险研判和预警报告切实加强对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类金融企业的监管。完善农信系统监管体制,加强风险防控,积极稳妥处置好个别机构风险。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分类监管制度,推动两类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四是加大力度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按时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是加强涉众金融领域矛盾治理。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处非工作机制。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加强金融办系统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主体力量,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十三五”是我省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时期,金融办将承担更加重要任务,这也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办系统的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打造专业型团队。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当前金融理论前沿和业务创新等方面的持续学习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金融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打造创新型团队。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创新能力,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广东金融加快创新发展。三是打造服务型团队。围绕发展大局,加强统筹规划,主动服务“一行三局”、服务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企业,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广东经济发展。四是打造效能型团队。扎实推进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凝神聚力,切实提升工作效能,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金融办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金融是与钱打交道的行当,随着金融办系统承担的监管职权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显得更加迫切。金融办系统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以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重点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加强纪律建设,严守政治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遵纪守法。二是要强化规矩意识。做到心中有规矩,行动见方圆,在单位上下、系统上下形成讲规矩、守规矩的良好风气。三是要强化廉洁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做到令行禁止,不违纪、不逾矩。四是要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党组的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强化责任担当,领导要带好头,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抓好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同志们,广东一贯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当前“十三五”发展时期,全省金融办系统要发挥改革创新排头兵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积极推动金融强省建设的各项工作,把我省打造成为金融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