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金融+科技”助力福田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 发布时间:2018-10-25 00:00
  • 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 浏览量:-
  • 【字体:    

深圳.jpg

活力四射的华强北将被打造成全球创新创业基地。 南方日报 摄

深圳2.jpg

福田中心区。 南方日报 摄

  从震撼的机器人项目表演到满满科技感的智能滑板,从琳琅满目的“黑科技”展示到各种吸睛的消费级智能产品,10月12日,2018年深圳国际创客周系列活动——华强北SEG UP物联星球峰会在福田华强北举行,现场超过300款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科技产品参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双创”在华强北的蓬勃发展是福田发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缩影。

  2018年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福田进入了爬坡过坎、高位转型、二次创业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福田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目前福田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再中心化、再创业、再提升”的路径,结合国际创新金融中心定位,提出构建“曼哈顿+硅谷”模式,即“金融+科技+文化”为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再创福田发展新优势和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脱虚向实

创新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从纽约到伦敦,从东京到巴黎,每个国际化都市的中心区,都对这个城市的高端产业起着聚合引领的作用。作为深圳中心区的福田区也是如此。

  福田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成熟完善,要素市场发达,优质市场资源汇聚,企业家精神得到充分释放。78.66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集聚了30余万家法人企业,其中世界500强总部3家、中国500强总部13家、上市公司83家、总部390家、纳税亿元以上159家、亿元楼宇80栋。

  资料显示,深圳全市三分之二的持牌金融总部机构落户福田,福田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信托、保险等持牌机构业态全面,并拥有我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实力突出,平安集团和招商银行两家金融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总高度660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更是成为深圳地标。拥有得天独厚的金融资源和区位优势,金融业现已成为福田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的集聚不仅形成了良好的金融生态圈,而且具有能力和实力率先推动金融科技业务落地,形成标准,创造标杆,助力深圳建设金融科技国际创新中心。

  为贯彻国家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支持辖区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活动,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今年福田区在国内首创并印发《支持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若干措施》。在该项政策的激励下,福田已成功推进深圳投资控股集团作为优质主体,获批发行300亿元的企业债券。

  目前国内公认的三大金融中心是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以及深圳福田中心区。业内人士分析,三大金融中心各有特点:北京是传统国有金融聚集地,上海陆家嘴则是中国最大的外汇市场、最大的银行间拆借市场,深圳福田金融中心最大的特色是创新——中小企业和民间私募融资、民间融资基本都集中在这里。

  2017年,福田区因“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企业债券发行,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工作成效明显”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被国务院授予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优惠政策。为充分发挥此政策的利惠效用,福田区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编制《企业债券材料汇编》、组织企业债券培训、积极挖掘潜在发债项目,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指导和推荐“直通车”机制。

  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会长邹胜认为,福田聚焦金融产业的系列政策在产业方向上的把握十分准确,其金融创新模式为一线城市发达城区促投资稳增长提供了经验范本。福田通过一手抓金融创新和企业债券发行,引导金融资源由虚入实,一手把控风险防范,确保互联网新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了社会信用和政府诚信环境。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福田区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750.6亿元,增长7.9%,占GDP比重3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07.7亿元,占GDP比重93.7%,其中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51.3亿元。

  邹胜认为,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GDP占比加重,意味着福田区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最具发展潜力、含金量更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在福田发展势头迅猛,表明福田的实体经济质量越来越高。

动能转换

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连续14个季度“跑赢”GDP

  建区28年,福田区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三个飞跃式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形成,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多年的高速增长与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也让福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面临结构、空间、创新、成本等一些短板和制约因素。

  对标纽约、伦敦、硅谷等世界一流城市核心区,产业发展的三个主要规律呼之欲出:一是产业空间布局复归城市核心区,二是城市核心区功能趋于多元化,三是核心区持续集聚高端产业。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远非一日之功,需谋定而后动。去年底,福田区发布《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5)》,对福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作出系统研判、科学决断和超前布局,描绘了一幅未来产业的宏伟图景。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金融+科技+文化”为特色,以“CBD+高新区”为形态的经济体系,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作用初步发挥。到2035年,将福田区建成引领华南、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国际创新金融中心、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设计中心。

  福田区在现代产业发展上,重点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巩固发展支柱产业,开拓发展跨界及新兴产业,提升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着力建设现代金融高地、专业服务高地、智慧人文高地、创新创业高地。

  对于福田区来说,这样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福田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并巩固优势产业,在总部经济与支柱产业方面持续发力,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开拓发展符合福田比较优势、极具增长空间的新兴产业,可为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结构优化提供长期动力;全力提升战略支撑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营造优质营商与生活环境,可与福田区各类产业共建优良产业生态。

  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当前,福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提速。2018年上半年,福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1.2亿元,增长10.5%,连续14个季度高于GDP增速。

  福田在培育新动能方面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创新载体日益丰富,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2家,预计全年申报企业超过800家,专利申请数9643件;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中一知识产权服务城建设加速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发展集聚示范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华强北创新创业大街建设荣获国务院表彰,成为一线城市唯一入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区级政府;新增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24家;“福田英才荟”等人才政策持续发力,新认定“福田英才”149人,创新效能和活力进一步提升。

  福田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层次,也是适应国内外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福田经济发展处于资源和环境紧约束的总体趋势不可逆转的形势下,发展新兴产业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绿色发展

经济“含绿量”不断提升破解“大城市病”

  10月15日,深圳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福田的人口密度达到1.91万人/平方公里,在人地关系如此紧张的城区中,能够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殊为不易。

  2018年上半年,福田经济的“含绿量”进一步提高,万元GDP水耗4.6吨,下降3.7%,万元GDP电耗190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持平。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之一便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发展不仅要讲速度讲效益,更要告别粗放型经济,在发展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随着城市持续扩张,“大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成为阻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将在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为全国探路。

  福田区紧跟步伐、主动作为,在全市各区各部门中率先推出了《福田区落实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3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从国际经验看,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中心城市都曾面临人口过多、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理压力大等问题。对于国内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城市,这种“大城市病”也日益突出。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分析好问题,才能给出好方法。福田区通过对比世界级中心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难题,全面深入分析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着力破解公共资源供需矛盾凸显、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产业结构新动能转换不够4个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福田的再中心化、再创业、再提升?围绕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部署,福田聚焦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民生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六个示范区”的定位,突出人才战略与科技创新核心,促进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硬环境和软实力提质升级。

  行动计划提出,福田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空间优化、环境提升、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创新驱动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制约福田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形成经济、城市、文化、民生、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福田新方案。

  为促进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福田区当下已提前开始探索实践,并先后出台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项倍增计划等重要文件,明确发展路线图、时间表。

案例

大数据“导航”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去年底上线的福田区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可为辖区经济运行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导航数据和研判分析的专业服务。这是国内首个集成监测、预警、分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城市经济数据网站,为福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专家认为,该平台为福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可持续的数据监控、数据共享和政策大数据,助推建设现代产业引领区。

  该系统平台运营功能包括数据质量监控、指标监测预警、敏捷分析、数据可视化、专题报告和部门共享等。系统集合统计数据、区大数据中心、经济职能部门的各类经济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网络上的各类企业运行数据、宏观指标数据等,共同形成经济数据库;同时深入分析研究福田区的经济特点,开发经济分析、监测、预警方法库和工具,实时分析福田区经济运行的宏观和微观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长期以来,统计数据由政府部门负责收集,通过行政层级上传。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统计数据的即时性、互动性、服务性成为一道新课题,而福田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则为政府数据的开放性和服务性树立了标杆。

  福田预警平台通过制度建设、系统设计和采集机制改革探索了破解之道,以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对于部门信息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以及信息共享的责任主体等,福田根据统计法和项目责任体系明确共享要求。

  以往推进信息共享只能从工作层面协商解决,一个项目的共享协议往往需要几个部门协商很长时间,共享的数据质量、时效性等均难以保障。随着该平台的运营,将确保共享渠道的即时畅通,做到全天候、可持续,以标准化促数据共享联通。

  以往统计数据大部分通过手工作业或行政传递,与市场和企业互动性少,尚未形成统一的平台和标准体系,对数据格式、质量标准、数据可读性等没有明确要求。该平台数据推进部门与部门的融合共享,推进了政府统计数据与市场产业大数据的融合互动,推进了政府统计数据与企业微观主体的融合互动。该平台支持和打通了多种数据源,如统计、税务、社保、市监等不同部门数据源。为提高对社会网络数据的使用,还引入了天眼查、启信宝、企查查、百度新闻等网络数据源。

  腾邦集团企业代表表示,福田区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既是管理平台,也是服务平台。企业法定申报数据网上传送,减少人工环节,便捷高效。平台的多个服务板块给企业带来了大数据礼包,对企业的产业布局、经营策略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热点专题给企业带来经济热点的深度剖析,数据共享为企业共享政府公共数据提供了通道,政策大数据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各项产业政策。

  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徐国祥说,福田区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其质量监控、预警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多项功能在全国是首创和独创,是全国统计行业的标杆项目,该平台成功上线说明福田区委区政府推进大数据改革求真务实接地气,能够把经济数据转化为经济优质发展的新资源和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