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红色政权制造的第一种钱币
  • 发布时间:2021-06-09 10:04
  • 来源: 央视财经
  • 浏览量:-
  • 【字体:    

  1928年5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了湘赣边界红色政权。在根据地建设进入鼎盛时期的同时,井冈山所处的湘赣边界却面临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不仅枪支弹药无法补给,像食盐、医药、布匹等军民生活必需品也无从购入。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色政权开始制造自己的货币,井冈山“工”字银元应运而生。


  银元有“工”字 纯度就有证明 中国红色政权制造的第一种钱币应运而生

  来到井冈山茅坪镇,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南瓜汤,一位老乡的爷爷就是用这样的南瓜汤,招待过曾经来他家休养的毛委员。当年物资很匮乏,银元也很短缺,严重限制了根据地和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南瓜汤就是物资匮乏的一种缩影。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红色政权发行的第一种贵金属货币“工”字银元就在井冈山诞生了。


图片


  革命烈士李筱甫之孙 李祖芳:我听我奶奶和我妈妈说,我们这个山区田少产量又低,只有用南瓜汤来充饥。

  当时的南瓜汤不仅稀薄,甚至还没能放上几粒盐。国民党反动派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在军事上的一两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红军不得不利用战斗间隙下山挑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造币厂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井冈山下庄,王佐是当时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他的孙子王生茂先生为我们做了解答。


图片


  革命烈士王佐之孙 王生茂:毛主席对我爷爷说,你在原来绿林时期造过银元,现在我们缴获了好多银子,你来造我们红军的银元,流通市场经济。


图片


  王佐和袁文才曾是井冈山威震四方的山大王,毛泽东来到井冈山后,两人打开山门,迎接革命队伍上山,他们所领导的绿林队伍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接到造币任务后,王佐找来当地有经验的匠人,利用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银器首饰作为材料,风风火火造起了钱币。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市面上虽然流通着各银行发行的纸币,但老百姓,尤其是边远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更容易接受的却是银元。一些劣质银元混入到市场,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图片


  革命烈士王佐之孙 王生茂:当时毛主席提出一定要纯度,不能做假的。当时有敌占区的一些外商来冲淡我们的银元,我爷爷就提出这个办法,我们红军造的银元打一个“工”字,纯度就有证明。

  “工”字代表的是工农兵政府,打上了“工”字的银元后来被称为“工”字银元,它也是最早由工农兵政府自己铸造和发行的红色货币。为了体现当时的造币条件,王生茂展示了办在农民私房里的造币厂。由于重新制作模板成本高、难度大,“工”字银元便选择了当时在市场上流通的墨西哥鹰洋作为模板。

重量足、成色好、声音佳

  “工”字银元成抢手货

  革命烈士王佐之孙 王生茂:造币厂是1928年5月开始用的,当时在造币厂里有30多个工人,后面发展了,生产要大一点,有两百多个人。


图片


  位于上井的红军造币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金属铸币厂,当时造币厂只能就地取材,运用简陋、粗糙的传统工具手工铸造银元。红军造币厂的旧址中陈列着当时使用的部分工具,涉及到造币从熔银制坯到成型压边等多道工序。虽然简陋,但毛泽东等人非常重视造币厂的工作。1928年6月上旬他来到造币厂视察,特意嘱咐工匠们,“工”字银元必须用纯银铸造,且每一枚的重量不得少于七钱二。毛泽东还向红四军颁发命令,要求各路红军将作战缴获的银器和没收地主官商的银首饰都上交军需处转给造币厂做铸币原料。


图片


  革命烈士王佐之孙 王生茂:我爷爷负责整个造币工序,尤其是打这个“工”字。

  这个“工”字由手工凿成,虽然粗糙,却能将红军发行的银元与国民党铸造的银元和国外流入的银洋区别开来。根据地政府设有专门的兑换处,可与其它制式的银洋及铜钱兑换,红军则带着兑换来的其它货币到周边地区购买根据地内军民紧缺的必需品。红军造出来的银元重量足、成色好、声音佳,凡是持“工”字银元到工农兵政府所设集市或商店购物,价格还能从优。很快,“工”字银元就成了抢手货。


图片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副主任 何小文:“工”字银元的出现催生了我们根据地的经济政策的出台。对我们反经济封锁的斗争起到了很大作用,繁荣了我们根据地的这种市场的交易,稳定了我们民众的生产生活的秩序。

  按照规定,防务委员会造出来的“工”字银元要成批交给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和红四军军需处,然后再由他们分发给各级部队,各级政府在根据地内流通使用。当时红军还在大陇、草林等地开办了红色圩场,也就是自己的集贸市场。有了自己的货币,自己的物资交流场所,根据地的经济活跃了起来,军队和百姓的困难得到了缓解,根据地的政治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了。

  

  厂房被焚烧 造币设施被捣毁 中国红色政权的第一个造币厂被迫停止生产

  这座游客络绎不绝的红军造币厂,并不是当时红军造币的全部。


图片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副主任 何小文:当时上井造币厂已经存在几个月的时间了,敌人已经很可能知道了。第二次反“会剿”,也就是在1928年10月底以后,我们就开始陆陆续续把一些制造银元的器材、工人慢慢迁到红军洞。

  这个山洞原来叫狮子口,因为井冈山时期曾有红军将领在洞里养伤,红军又曾在洞中储藏银器和粮食,所以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洞。洞外清亮的水声形成了天然的庇护,流水也为生活创造了便利。


图片


  当时为了保密,外人进出必须蒙上眼睛,所以确切知道这处厂址的人并不多。然而,精心保护下的造币厂却没能存在太长时间。1929年1月下旬,湘赣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焚烧,造币设施被捣毁,工匠被冲散,铸造师傅在突围时负伤牺牲,中国红色政权的第一个造币厂被迫停止了生产。


图片


  虽然红军造币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仅生产了大约1万枚“工”字银元,数量和质量也都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但它的铸造,促进了当时红色区域内外的货币流通,活跃了根据地的经济,在湘赣两省内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为红色政权货币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