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募股十几万!揭秘红色政权的第一只银行股票
  • 发布时间:2021-06-15 09:47
  • 来源: 央视财经
  • 浏览量:-
  • 【字体: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等人领导创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没有红色金融事业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他们大胆摸索,开辟了秘密贸易通道,发行了红色政权的第一只银行股票等等,进行了多项金融和贸易领域的创新。

  组织秘密运输队 开拓秘密贸易路线

  当时,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成就,在很多根据地当中相对较好。为了打破敌人对苏区的封锁,发展贸易,当地民众想了很多办法,组织秘密运输队就是其中之一。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村民吴连堂的爷爷是当年三清乡岭头山秘密运输队的组织者,当地百姓就是靠着手挑肩扛,往返于红白区之间秘密运送各类苏区紧缺物资。

图片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岭头山村村民 吴连堂:当时,苏区的群众在贸易处领导的组织和安排下,就用这样的箩筐去挑盐、挑药品、挑布匹。一个箩筐可以挑40公斤到50公斤盐,按市斤算,一般大家能挑180斤。箩筐体积小、容量大,在崎岖的山路里面便于挑担,便于行走。

  吴连堂说,之所以要这样谨慎,是因为路线上有敌人封锁,放着大路没人敢走,当时的这条秘密运输路线就在离他家门前一两百米的地方。

图片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岭头山村村民 吴连堂:当年这条小路一直通向江西的德兴昄大乡,然后往右拐到浙江的开化华埠镇。那个地方已经是白区了,我们这边是属于浙赣边区贸易线的交界点。像这样从苏维埃地区到白区的路,在我们这个位置上有两条,左边一条右边一条,但是通往的目的地是一个,汇总点始终是浙江开化的华埠镇,那才是我们浙赣边区贸易线采购的集中点。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岭头山村村民 吴连堂:我们这个村庄当时都是黄山黟县迁过来的,迁过来以后,在浙江华埠镇这个地方做商贸的有十几家,而且都是大的商贸老板。然后我们就利用这种老乡关系,由他们给我们提供苏区最紧缺的食盐、布匹、药品、铁器。

  经过艰难开拓,逐渐形成了从葛源到上海、杭州和安徽的多条秘密贸易路线。秘密运输队把苏区生产的稻米、油料、皮毛等山货卖到白区,然后回购苏区急需的食盐、西药、布匹、文具等物品。秘密通道的出现,解决了苏区紧缺的物资需求,扩大了苏区产品的销路。

  发行红色股票 服务革命需要

  1933年9月,国民党发动对苏区的第五次军事“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决定为银行增资扩股10万元,以扩大银行基金。

图片

  当时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寻访当时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的情况。在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的旧址里,已经很难找到当时遗留下来的旧物。

图片

  又辗转找到了横峰县的收藏爱好者龚奇龙、左玮夫妇。左女士的父亲左进亮,生前热爱红色收藏,正是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文物得以收藏和保护。他们的很多藏品都是当时金融创新的产物。在这些藏品中,一张1933年闽浙赣苏区发行的股票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龚奇龙表示,这是红色政权正式发行的第一只银行股票。

图片

图片

  江西省上饶市收藏爱好者 龚奇龙: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跟平时见到的这种股票样本要大一点,票幅要长。因为它设计的时候,要把很多功能设计在里面,比如它有还本付息的功能,这个功能一共有10年,那每一年有一小张,它要把这个设计到里面去。

图片

  这张股票上方印有“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中间印有“壹圆股票”,并加盖了银行的红色印章。下方是股票号码,并附每年领取股息和红利的凭证,即通常所说的息票,息票每年一张,从1933年起算,共附10张。当时规定,这种股票每股壹元,也可折谷入股,每50斤谷折算1股。

  江西省上饶市收藏爱好者 龚奇龙:这张股票还附带息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优先股的功能。上面写着凭票领取1933年股息和红利,本银行股息周年6厘计算。这样的股票当年发行了10万股。

  优先股的发行在当时是一项创举,这次银行扩股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他们积极认股,3个月的时间里,共募股十几万元,超额完成了增资扩股计划。

  推行贸易证 规范苏区贸易往来

  为了稳定物价,保障供给,让红色贸易更加规范化,苏维埃政府特地颁发了贸易证,凡在苏区贸易的商人,不论是白区的还是苏区的,都要领取贸易证,才能在苏区进行贸易活动。

图片

  江西省上饶市收藏爱好者 龚奇龙:贸易证是闽浙赣省财政部下属的对外贸易处发行的。比如这张写着兹有横峰县四区方沅乡井坞村人杨洪胜,可以领取贸易证,应准许在苏区贸易持证。只有拿着贸易证,才可以在苏区进行贸易。杨洪胜这个人,据我们考证,应该是介于灰区(游击区)和红区(苏区)的商人。

  设立对外贸易处 维持正常的进出口贸易

  优惠的政策吸引了许多白区商人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将紧俏物资偷偷运进苏区。面对重重困难,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提出实行开放型的贸易政策,鼓励白区商人来苏区开辟市场,自由贸易。并开辟了三条贸易路线,先后设立了18个对外贸易处。诸葛方林多年来一直从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方志敏精神的研究,他告诉记者,这些机构的职责就是疏通红区和灰区、白区之间的物资交流渠道,保护过往商人,维持正常的进出口贸易。

图片

  中共弋阳县委党校副校长 诸葛方林:对外贸易处每个月的营业额在20多万,纯收入接近2万。

  1931年至1934年,尽管遭到封锁,战争频繁,但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物资充裕,物价稳定,市场繁荣。这些金融手段和贸易领域的创新和变革,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金融手段上创新,在贸易领域的创新和变革,一些新的手段为中央苏区的建设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中共弋阳县委党校副校长诸葛方林表示,首先我们苏区为党中央送去1000两黄金、200万银元、一些所需的药品等,这充分说明我们这块根据地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困难的时候也同样是想到了怎么为中央分忧,为党分忧,顾全大局。

  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以经济金融创新为主体的金融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苏维埃政府平衡财政收支、解决财政困难、保障革命战争经费和改善群众生活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