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银行只存在了两年,却为支援革命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
  • 发布时间:2021-06-18 10:09
  • 来源: 央视财经
  • 浏览量:-
  • 【字体:    

  金融是社会经济的血液。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战到四川北部的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开拓了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4日,川陕省工农银行在通江成立,为保流通,制造并发行了苏维埃货币,同时实行对工农的低息和无息借贷发展经济。而当时川陕苏维埃政府实行的财税金融制度也为苏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保障。

  川陕苏维埃政府成立

  稳定金融财政、保障生产生活

  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区通江,自古物资丰富,盛产银耳、木耳,还有各种药材。然而,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饱受地方军阀混战之苦,70多种苛捐杂税,银行钱庄货币超发。1932年底,红军从大巴山区的通江入川。1933年初,川陕苏维埃政府成立,稳定金融财政、保障生产生活,成为首要的工作任务。

图片

  1933年初,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财税制度稳定苏区经济。1933年12月4日,川陕省工农银行正式成立,开业当天,工农银行向苏区百姓展示了黄金、白银、贵重首饰等金属硬通货,鼓励大家到工农银行存储银元、铜元,兑换纸币和布币。

图片

  四川省通江县文物局原局长 龚道勇:发行了六七种币,有纸的、布的、铜的、银的等。

  在川陕省工农银行发行的货币中,作为硬通货的银元、铜元,主要是到白区采购紧缺的物资,为了方便使用,当年还仿制了大批白区的银币和铜币。

图片

  四川省通江县文物局原局长 龚道勇:初期,川陕苏区出现许多物资紧缺的东西,比如盐、军事用的电池等,在我们那边都不能生产,为了购进这些物资,就仿制了当时社会上普遍流通的袁大头、孙大头以及四川军阀的四川版的银币、铜币。因为军阀统治的一些地方不认可工农银行发行的银币、布币、纸币等,只认可他们在白区流通的货币。当时发行后,为什么普遍受到老百姓的接受,能够在白区兑换到很多东西呢?就是我们的材质含银量非常高,高于白区的一些银币的材质。工农银行还有一种特殊的币,就是从外面缴回来的一些币,在这个基础上,加盖了苏维埃三个字,从而就变成了我们苏维埃自己流通的一种苏币。

图片

  在仿制白区硬通货币的同时,为了流通方便,这种加盖苏维埃印章的白区银元也在苏区使用起来。1933年到1934年,经历几次关键战役后,川陕苏维埃政府缴获了大量造币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就在距离通江县城不远的山区,川陕省工农银行开始了大规模货币的制造。

  这家银行只存在两年

  却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德汉城是一个三面环水背靠着大山、易守难攻的古寨,从汉朝刘邦的时期就是屯兵储粮的重镇,1933年川陕苏区成立之后,这里也成为了川陕苏区的财政管理、屯兵储粮的大后方,川陕工农银行的金库以及造币厂都设在这里。

图片

  四川省通江县永安镇综合文化站站长 付绍春:这里有个造币厂,工农银行当时就在这生产铜币和银币。

  有了先进的制币设备,川陕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银元、铜元等硬通货币工艺上堪称精美。

图片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陈列展览与文物保护部主任 李白练:1933年10月,缴获了刘存厚的机器后,就把他的机器、材料、兵工都抬回川陕苏区,抬到我们通江这个地方。有了先进的机器以后,造了比较精致的钱币。

图片

  据资料记载,到1935年,川陕省工农银行共发行纸币、布币200万元以上,银元50万元以上,铜元30万元以上。在今天通江县城的繁华路段依然能找寻到川陕省工农银行的旧址,同时这里也是它的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旧址。

图片

  四川省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熊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要的职能是保障供给,扩大生产。

  财政经济委员会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了一套完备的财政金融制度。采取没收、征缴、累计税等方法,把财政收入的重担放在剥削阶级身上。并通过入口税、出口税来调节苏区重要物资的出入。

图片

  四川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熊洁:当时的这个财政经济委员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税收等。川陕省委取消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实行了统一的累进制。此外,财政经济委员会在通江县兴办了军需民用厂,比如被服厂、脚码子厂、酒厂。还有工农银行,保障了军需民用,银行还可以贷款,贷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小商小贩可以扩大经营规模。

图片

  随着当年的斗争形势不断变化,1935年10月,川陕省工农银行停止了业务,虽然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但川陕省工农银行发行的货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种类最多的,同时它开展的一系列工农信贷、投资业务以及对群众的保险业务,为巩固扩大根据地,支援革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